中国山海关“二月二 龙抬头”庙会举办

2016-03-11 15:59:15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淑梅
舞龙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当承载着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精神的长城文化和蕴含着喜庆祥和、繁荣昌盛之意的中华龙文化在老龙头相映成辉。

舞龙表演吸引众多游客。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当承载着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精神的长城文化和蕴含着喜庆祥和、繁荣昌盛之意的中华龙文化在老龙头相映成辉,便赋予了“二月二·龙抬头”庙会丰富的内涵。3月10日,4万名市民、游客共享欢乐,见证精彩。

    民俗文化,陶醉在乡风之间

    “那是一条古老的龙,这条龙倾诉了一片衷情,它那龙头伸向大海,它舞动着万里长城……”澄海楼边,市音乐家协会的马芳孝正在深情地为游客唱响《啊,老龙头》,当唱到“关海城池镇海边,将台兵场布营中,楼阁庙宇在海上,城中还有城中城……”高潮处,游客爆发出阵阵掌声。

    这边音乐刚落,那边70岁的赵宝绂又敲响了京东大鼓,他表演的是“打春牛”,唤醒冬歇的耕牛,祈福一年五谷丰登。

    庙会上,我市地域特色文化轮番展播,为活动增色、添彩。抚宁的吹歌喜庆欢快,昌黎的地秧歌韵味十足,卢龙的太平鼓节奏铿锵,游客们看得如痴如醉。驴友王大庆满身风尘,他刚刚从天津骑行到了山海关,恰巧赶上了庙会。他说:“没想到这里的庙会这么热闹,这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思的一次庙会。”

    马芳孝介绍,这次和他一起演出的还有彩霞艺术团,一共30多人,10多个节目,为的就是借庙会的东风,把山海关、秦皇岛的优秀旅游资源宣传出去。艺术团成员虽然都六七十岁了,但大家都没觉得累,反而越唱越有劲、越扭越来劲。

    精彩瞬间,用镜头捕捉记录

    多彩的文化演出、诱人的风味小吃、传统农耕习俗的展示……庙会上,各种活动精彩上演,令人眼花缭乱。从我市各区县,从北京、天津、辽宁等地赶来的游客摩肩接踵。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董建寅的身影非常醒目,只见他身上背了一个鼓鼓囊囊的摄影包,胸前又挎了两架照相机,整个人都被摄影器材包围了。一会儿长焦、一会儿广角,忙得不亦乐乎。老董今年54岁,玩摄影已经30来年了,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老龙头庙会:“我感觉每一年的庙会都有新亮点,都有值得用镜头记录的瞬间。”

    与董建寅的“流动作战”不一样,今年市摄影家协会来了四五十人,他们早早抢占有利地形,支起“长枪短炮”,对庙会进行全景式记录。

    摄影家玩的是专业、讲究的是品质,而更多的游客,则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拍下和家人在老龙头庙会的难忘之旅。辽宁绥中的陈光远是陪着父母一起来的。他说,自己家距离山海关并不远,就隔着一条河,平常只顾着忙自己的工作,很少陪父母出来,到老龙头旅游更是第一次。当一家人登上城楼、远望大海时,只有一个感觉:震撼。他说:“我一定要给家人多拍点照片,太难得了,回去后也让亲戚朋友多来山海关玩玩看看。”

    志愿人员,那抹迷人的蓝

    “阿姨,别着急,我们推您上去……”

    从唐山过来赶庙会的闫秀莲,今年已经75岁了,由于腿脚不便,需要轮椅代步。当走到老龙头东门口时,一条长坡难住了她和随行的小侄子。这时,几个穿着蓝色制服的志愿者急忙赶了过来,帮着推车。有了大伙儿的帮助,先前发沉的轮椅,轻快地转动起来,不一会儿,长坡就走完了。阿姨刚想致谢,一回头却发现志愿者已经悄悄地走远,赶去别处帮忙。

    在开幕式现场、在澄海楼前的台阶处,凡是人潮涌动的地方,都有蓝色的身影,他们忙前忙后,确保庙会的顺利举行。

    在海神庙前,趁着间隙,我们与一位志愿者聊了起来,她是我市“阳光义工”的成员。当天“阳光义工”团队一共来了30多人,为大伙儿指路、维持秩序,力所能及帮助大家,只希望庙会能办得有序、成功。

    山海关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宋国清介绍,现在在山海关,“人人都是关城形象”“人人都是旅游人”,中小学生争做小导游员,出租车司机争做迎宾员,社区居民争做宣传员,“我为城市旅游发展增辉”蔚然成风。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