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新闻>>秦皇岛头条新闻

秦皇岛市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2017-03-24 10:07:09 来源:秦皇岛日报

天空湛蓝,阳光满溢,海波微澜,天气渐暖。

趁着闲暇,或是带上家人、或是约上友邻,到北戴河沿海湿地走走,看看成群的海鸟翱翔,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欢愉,成为很多市民和游客的最佳选择。

“那海鸟美得就像精灵一样,似乎只有不停地按动快门,才能记录下它们曼妙的舞姿。”市民李泽瑞说。他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朋友两个月来记录北戴河“万鸟临碧海”的多组图片,很是喜欢,自己也特意抽时间赶来看看,“还是因为咱们这里的海水、空气越来越好了,海鸟的数量才会聚集这么多。”

众所周知,鸟对生态环境的挑剔近乎苛刻。优良的空气、清洁的水质、丰富的鱼虾水草等,都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鸟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生态立市,让港城与绿色相伴,这是我市多年来的不懈追求。

如果说,生态攸关其他城市发展的盛衰,于秦皇岛则是攸关生死。当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秦皇岛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立市”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首,努力建设河北最干净城市、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标兵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

秦皇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绘制了一幅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大美风景画。

碧水迢迢入海流

每天,到依河而建的戴河生态园里走两圈,看看有没有各种垃圾,看看有没有污水入河,是高俊平的必修课。他既是秦皇岛开发区小米河头村党支部书记,又是戴河的村级河长。

“我管辖的这段戴河大概有1800多米,就像自己的责任田一样,得用心去照顾、管理。”高俊平说,之所以这样坚持,既是压在身上的担子,同时也因为切实感受到了生态改善的好处。

如今的戴河,再不是过去那杂草丛生、河道淤积的旧模样。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的生态公园里,绿林密布,亭台水榭,宛如世外桃源。

戴河生态环境的变化,是我市实施“河长制”后河流生态环境改变的一个缩影。

河清则海净。为了让河水澄澈,自2015年年初开始,我市全面实施“河长制”,按照“一河一长、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全流域包干”的管理体系,对境内的戴河、洋河、汤河、滦河、青龙河、石河等17条河流全覆盖实施,确保每条河、每个河段都有人管理,都有责任人。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委书记孟祥伟任戴河河长,市长张瑞书任洋河河长,其他市级领导全员上阵,编组分包各河流。全市共设立市级河长33名、县级河长113名、乡村级河长1463名,努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的生态水系。

爬堤岸、迈沟壑、看水质、定措施,市委书记孟祥伟先后八次对戴河干流和东、西支流进行实地徒步踏查,徒步行程超过60公里。

各级河长徒步踏查中发现的所有问题已明确整治要求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并在“河长制”管理工作微信交流群里随时跟踪问效。

去年,全市共拆除临河违建7.2万平方米,关停、整改临河养殖场2317家,封堵入河排污口1764处,清除各类垃圾56万立方米。

“河长制”实施近两年来,全市大多数河流水环境明显改善,鱼类、鸟类、藻类以及沿岸植物和谐共生,生态链条稳定,海水浴场稳定达标,海狮、海豹、江豚频频出现。

“‘河长制’的实施,为确保各条河流水质的稳定向好提供了坚强保证。”市水务局副局长孙志强说,特别是去年主汛期,我市迎来1972年以来最大风暴潮、1984年以来最大暴雨时,河道顺畅、行洪迅速,没有形成大灾,为全面取得抗洪胜利打牢了基础,效果明显。

如今,“河长制”成了治水新利器,借助责任到人的严管机制,各个水域的生态系统得到重建,使得“不信清流唤不回”的决心变成了现实。

畅意呼吸广襟怀

“下了火车,站上站台。深呼吸,吐气……”这是在北京打拼的严嘉吉,回到家乡秦皇岛后的习惯动作,有近乡情怯的温暖,也有对清新空气的直观感受。

“真是为咱的家乡感到骄傲,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天然的氧吧,空气清新、沁人肺腑,深呼吸后很舒服,里里外外都通透了。”严嘉吉说。

空气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之一,每增加一天空气质量的优良天数,都离不开秦皇岛人的努力。大到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污染排放治理、应用清洁能源,小到人的低碳绿色出行、禁放烟花爆竹、削减散煤使用、减少烹饪用油等,均与空气质量密切相关。

去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81天,比上年增加12天。其中优质天数63天,良好天数218天。

呼吸上清新的空气,是秦皇岛给这座城市的市民最质朴的供给。

秦皇岛光友薯业有限公司的锅炉房里,干净整洁,燃油蒸汽锅炉正高速运转着。

“过去,烧煤的时候,煤灰成堆堆放,还得几个人倒班烧锅炉。”公司人事行政专员李丽华说,自从去年投资20多万元改用燃油蒸汽锅炉后,最大的感触就是环保节能无污染,仅需保证全自动实时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就可以了。

对燃煤锅炉进行集中改造,实现达标排放,光友薯业是我市众多淘汰燃煤锅炉企业之一。与此同时,我市还有多家企业和单位将燃煤锅炉拆掉,通过改造,使用天然气、燃油等清洁能源进行生产或者取暖,还有的并入集中热力管网。

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我市精心谋划部署,层层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淘汰燃煤锅炉、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市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由95%上升到99.5%,一批环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针对秋冬季大气污染加重问题,我市采取工业企业停产限产、机动车限行、施工作业停工和洒水降尘等措施,最大限度控制污染。同时,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对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情况,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方案落实等进行督察。

今年,我市将持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好污染源日常执法监管,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让蓝天白云常驻港城上空,让清风吹进每个人的心里,让市民呼吸新鲜的空气。

铁腕治矿葱绿现

矿产资源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宝贵礼物,然而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只知撷取不知修复的行为,使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受损,使原本美丽的青山伤痕累累。

人的破坏还需要人来弥补。近年来,我市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注重源头预防,实现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本兼治。

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吉祥恒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的发达矿业,一片刺槐林苍劲挺拔,正积蓄发芽开花的力量。

“槐花盛开时,你们过来,一定是鸟语花香、美不胜收。”企业负责人邵新久说,公司历年来已累计治理矿山迹地300亩,全部种上了刺槐等适宜树种。

青龙对历史形成的露天矿山和矿山迹地,按年度分批次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地质生态,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非矿产业项目……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中保住绿水青山,青龙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之路。

为防治大气污染,我市全面启动了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专项行动,市国土资源局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市露天矿山进行了全面排查,强力推进无责任主体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去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了省下达我市的27个无责任主体矿山环境治理任务,达到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绿化美化矿山环境的标准。

今年,全市将继续深入推进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专项工作,借鉴其他城市矿山环境治理先进经验,节约资金、创新模式、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年底前完成33个责任主体矿山环境治理任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成为全市最深入人心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造林绿化、农村垃圾治理、更换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一项项具体行动正在扎实推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秦皇岛最靓丽的名片。着力在提升城市生态内涵上做“加法”,在生态环境管控上做“减法”,在释放生态优势上做“乘法”,在破除传统路径依赖上做“除法”,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秦皇岛发展,与生态同行,与自然共赢。(记者郝妍)

责任编辑:王春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