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要闻

回望秦皇岛市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的求索与奋进

2017-08-23 15:08:54 来源:秦皇岛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观海天一色,听松涛鹭鸣,抚碧水清波……8月的秦皇岛海滩,宛若美轮美奂的诗意空间,让如织的游客沉醉在悠然与惬意里。“秦皇岛的海水一年比一年干净、清澈。”连续第三年来这里休闲的俄罗斯游客罗马先生说,“不仅虾蟹成群,还有海狮、斑海豹、江豚……”

观滴水可知沧海。外地游客对海水质量的褒奖,折射出我市近两年巨笔如椽的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环保部门监测显示:2016年,海水浴场水质全部达标;今年以来,海水水质进一步提升,海水浴场达到国家一类海域水质标准。

“我们和海零距离,海水质量决定着城市的质量……”市委书记孟祥伟指出。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他期冀的“在秦皇岛打捞出渤海湾最有名的大对虾、大螃蟹”,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梦想和追求;各级各部门发扬“深实严细久”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投身到近岸海域综合治理中。

一路烟雨一路歌。2015年以来,我市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海洋为核心的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在坚韧的求索与奋进中铸就了辉煌:在最近的“蓝色海湾”行动检查中,我市考核成绩名列北海区第一名,进入全国前三名;今年5月,因整治经验可衔接、可放大,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湾(滩)长”试点城市。

呵护入海河流:每一位河长,都是全天候的“护理员”,让责任主体倾注智慧力量

治海先治河。近年来,虽然我市对17条入海河流采取了不少整治措施,但因缺乏领导责任追究机制,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对此,到任后的孟祥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痛定思痛,亡羊补牢。2015年下半年,在孟祥伟的力主下,我市将水系治理作为“一号工程”,并在省内率先出台了《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将全市17条入海河流进行分片分段管理,每个片区、每个管段均明确了责任管理主体。

全市共产生市级河长31名、县级河长109名、乡村级河长2099名,形成了每条河、每个河段、每米河道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的四级河长齐抓共管、全流域管理体系。

河长的职责是什么?负责督导开展河流水质和污染源现状调查,分析水质现状和水污染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污染问题;督导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督导建立日常巡查、保洁等河流保护管理制度,督导水环境重点项目工程进度等。

立规矩才能定方圆。我市坚持“菜单式分解、契约化管理、审计式验收、公开化奖惩”的原则,将河长责任制纳入考核机制;同时建立起“日巡查、周报告、月调度、季点评”“河道巡查”“河道保洁”等制度;设立了河长制公示牌;还在媒体公布河长名单和治河进度。

善治贵有良法,良法贵在执行。“徒步踏察是了解情况的最佳办法。”

作为戴河河长,孟祥伟率先垂范,坚持用脚丈量,从河口到源头、从岸下到岸上,先后8次徒步踏察戴河100多公里,两次检查重点治理工程推进情况,走遍了戴河主干流及东西支流。他还建起了戴河四级河长微信群,与大家一块儿晒工作、勾情况、想办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戴河入海口有私建码头、洋河上游迷雾村有污粪直排入河……市级河长踏察行程累计达800多公里,发现涉河涉水问题2536个。对发现的问题,各级河长坚持原因查不清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立行立改。

脚板丈量的道路越远,对河流的护理越周到。截至目前,全市共封堵各类排污口1764个;清理临河垃圾81万立方米;拆除临河违章建筑22.17万平方米;完成河道清淤56.2公里。

日月如水,深情如一。“大河长是镇长孟鹏祥,三天两头来检查,咱这家门口的小河长更是天天盯着。”卢龙县潘庄镇大杨各庄村主任李贺明说。四级河长“监管全流域、时间全覆盖”的护理,让17条入海河流日臻变身“生命之河、美丽之河、富民之河、文明之河”,成为大海的源头活水。

“河长上岗,水质变样。”2016年,我市纳入省考核的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同比提高30%,8条主要河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同比提升13.8%;今年上半年,国省控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0.6%,同比提高15.3%。

严控陆域污染:每一项标准,都是不可逾越的红线,用全新机制构筑绿色屏障

治水先治岸。对于海洋来说,最大的污染源来自岸上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垃圾。在对河道内污染集中进行清理的同时,我市把目光聚焦岸上,打出系列陆域整治“组合拳”,大刀阔斧地完善环保标准,健全、落实相关机制,彻底斩断污染大海的源头。

造纸、淀粉、养殖……鳞次栉比的大小涉水污染企业,是污染河水、海水的“罪魁祸首”。为此,市政府制定印发了《涉水重污染企业退出实施方案》,严格执行标准,该关停的关停,该整改的整改,使全市涉水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提升到100%。

在“中国甘薯之乡”卢龙县,解决甘薯加工的污水入河是个大课题。“我们在甘薯加工集中村庄的河道下游,建起一个个污水收集池,并做好防渗处理,污水经沉淀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卢龙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李学兴介绍。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针对多数养殖场存在粪污治理不彻底、部分养殖场粪污入河的问题,我市制定了《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的规定》,累计关停、整改临河养殖场2317家;同时,将城市区所有生活污水纳入管网,不能入网的直接抽送至污水处理厂;还取缔了全部河道非法采砂点。

自古村庄大多依水而建,农村的生活垃圾,成为对河流、海洋生态影响巨大的因素之一。垃圾不能乱扔了,该如何处理?

漫步在昌黎县金庄村,听悦耳的鸟鸣,看葱郁的花木,感受街道的洁净。“村里的垃圾交给了专业的保洁公司,每天都有保洁员把垃圾清运走……”泥井镇党委书记强振勇指着街道两侧的垃圾箱告诉记者。

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河入海,我市建立起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为每个乡镇修建了垃圾收集站,购置了垃圾运输车,为每个村分发了垃圾投放桶和收集车。全市基本建立起村有垃圾回收点,乡镇有垃圾中转站,县有垃圾处理场的基础设施网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我市通过推广清洁种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化肥施用量亩均减少2.5公斤,农药使用量降低10%至20%;实施清洁养殖工程,实现了污水不外流……”市海洋和渔业局水域生态科长曹现峰如数家珍。

“看起来是水的问题,实质上是岸上产业结构的经济问题,最终要解决整个近岸海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孟祥伟指出,只有产生了经济效益、群众从生态持续好转中鼓起腰包,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实现良性循环。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各县区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第六产业,向新、奇、特、鲜、美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转型。两年来,全市累计压减籽粒玉米43万多亩,重点推广设施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高效农业和生物防控、种养结合等绿色增效模式;苗木、花卉、林果等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产业蓬勃兴起……

修复海域生态:每一天过去, 都是“破茧化蝶”的历史,以椽笔匠心建设美丽海洋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在全国海洋自然净化及修复能力不断下降、自然岸线减少的严峻形势下,2015年以来,我市从162.7公里的岸线到近2000平方公里的海域,锲而不舍提效率、久久为功增要素,全方位推进海域生态修复建设,让每一天都成为大海“康养疗程”的转接、美丽转身的节点。

“作为闻名遐迩的滨海旅游城市,沙滩是秦皇岛的生命线和最重要的客厅。”孟祥伟强调,在沙滩这个秦皇岛“眼珠子”的建设问题上,尤其要坚持品质第一。

响鼓重锤,字字千钧。围绕“品质第一”,我市实施了北戴河老虎石浴场及周边岬湾海岸修复等9项岸线治理工程,累计修复岸滩18.3公里,增加沙滩面积56.3公顷。已进入实施的“蓝色海湾”行动,将修复岸线6.2千米,建设人工沙坝2.35千米、木栈道4.4千米,植绿6.3万平方米。

随着“生命线”和“眼珠子”概念的植入人心,保护沙滩“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格局已经形成。在北戴河新区“天马广场”沙滩,记者看到几十名大学生正在捡拾杂物。“和全市机关干部一样,利用课余时间清理沙滩,已成为大学生志愿者的习惯。我们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名大学生来这里义务保洁。”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团委活动部长王冬梅说。

“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湾(滩)长制’,就是要让每一米沙滩都有人监管,有人负责。”曹现峰告诉记者,今后,无论哪里沙滩上的木栈道、绿道、路缘石出现破损,都会在第一时间有人发现、通知和修复。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森林是海洋的生态屏障。我市在森林覆盖率达46.75%、居京津冀城市群最高位的起点上,明确了到“十三五”末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的目标。2016年,完成植树32.85万亩;2017年明确造林任务50.67万亩,目前已完成39.29万亩。

湿地对维护近海地区的水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继2015年被评为“中国观鸟之都”后,我市又建成了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青龙湖(桃林口水库)和卢龙一渠百库湿地等3处“国家级湿地公园创建试点”。

人工鱼礁能改善、修复海洋底栖环境,可以间接净化海水水质。我市投资7750多万元,投放天然石块、水泥构件等人工礁体102万(空)方,目前已建成海洋牧场示范区8.8万亩,规模、投资均居全省首位。

最近,3艘渔政船将一万斤牙鲆鱼苗投放入海……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还需有效增加生物资源。近两年来,我市渔业增殖放流共争取资金600余万元,吸引社会资金197万元,累计投放各种鱼类种苗2.9亿放流单位。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目前,我市海域的生物种类已增加了十多种。碧水清波中,鱼翔浅底,虾蟹游弋……渔民李杰欣喜地说:“多年不见的梭子蟹和大对虾又回来了,还有牙鲆鱼、塔目鱼。”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今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整合国土、农业、交通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组建了市海洋和渔业局,将近岸海域治理工作引领到新的起跑线上。随着全国“湾(滩)长”试点等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在秦皇岛打捞出渤海湾最有名的大对虾、大螃蟹”——这一质朴而又恢宏的梦想,渐行渐近……

清波荡漾的大海,定会不断刷新世人给予美丽港城的赞叹;历史的春秋之笔,必将在渤海湾记下秦皇岛人的一往情深!(记者李永利)

责任编辑:王春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