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社会民生

看见历史正在呼吸 —秦皇岛电力博物馆的诞生

2017-12-04 16:25:57 来源:秦皇岛报纸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拂去岁月尘封,回眸历史沧桑。

历史有时是碎片,有时是断章。但这篇文章力图呈现出来的不是碎片,也不是断章,而是一段呼吸着的鲜活历史。

令人惊艳,令人心倾,我们目睹一座电力博物馆的诞生。

古城百年的一个侧影

秦皇岛地区最初有电,是在1912年。

当初,随着满清政府兴办洋务,筹建京奉铁路的需要,在山海关火车站内,兴建了北宁铁路电灯厂,供电范围包括站内办公室和宿舍照明用电,发电设备为直流220伏15千瓦发电机1台。

秦皇岛的第一盏电灯由此点亮。

民国初年至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秦皇岛地区老电厂、电站、营业所的旧址或历史遗迹,共有10余处。但主体建筑完整保存下来的,仅有一处:海港区东港路60号院内西侧,原开滦矿务局秦皇岛发电厂。这也是秦皇岛市现存的最早的电力生产场所,隶属于开滦矿务局。

厂房是1927年动工的,英国人出资,比利时沙勒罗伊市电气工程工作坊设计。电厂1928年投入运行。

当初,工程分两期,到1931年底才全部竣工,负责向秦皇岛港口、京奉铁路秦皇岛火车站和耀华玻璃厂供电。

厂房砖混结构,地上两层,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有两台1000千瓦发电机,配备低温、低压锅炉2台,年发电量298.8万度。

38年后的1966年10月,电厂停止了运行,设备被拆除。

此后,原南山电厂院内被三个有关部门的库房所占用。新千年之后,这里先后有三家汽车修理厂、两个小的机加工车间,另有100多位民工长期居住。

时光在2013年定了一次格。

这一年5月,南山电厂的厂房——巴洛克风格的主体建筑,被国务院纳入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定为A级文物。

两年后,南山电厂修复工程启动。

链接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以下简称秦电公司)一位老员工这样说:

细说起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秦皇岛港口周边地区,有一片欧式建筑群。比如,耀华玻璃厂旧址。如今,那里经过修缮已经建成“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那儿曾是中国第一块机制玻璃的诞生地。还有秦皇岛开滦矿务局车务处,墙体也和南山电厂一样,是由枣红色缸砖建成,格调典雅庄重。

近些年《秦皇岛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出台之后,老港口周边的一些老旧建筑,比如,原开滦矿务局俱乐部、开平矿务局秦皇岛经理处办公楼、南栈房、老船坞、京奉铁路桥,包括南山电厂等21处‘近代工业遗产’,申报并纳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雨后天空中飞架起一道彩虹

2014年深秋,秦电公司、秦皇岛市文物局,联合策划了“百年秦电”历史传承文化项目,着手对原南山电厂厂房进行抢救性的修缮,同时对所在院落进行统一规划。

这是一个周末。下了一整天的雨,傍晚时分停了,天空中飞架起一道彩虹。

躲着地上的淤水,五六位秦电公司管理人员在老厂房院落里遛来遛去。

众人围着老厂房,走走停停,指指划划,边走边议。

整整绕了一周后,有人提议:“咱们,再遛一圈儿?”

此刻,晚霞染红了西天,煞是好看。

数日后,经公司管理层一致通过,决定:依托老厂房旧址,打造秦皇岛电力博物馆,并在院落一侧翻建职工培训基地。

2015年春天,秦电公司找到一个有文物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了细致的结构的计算。6月初,土建队伍开始进入现场。瓦工、木工、钢筋工、管工、电工,各工种前前后后来了200多人,施工队伍的管理人员就十多个。

按规定,国家A级文物,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一砖一瓦都不能动。

施工的第一个原则:“修旧如旧”。

抢修修缮的第一步:把已经全面糟朽的房顶,挑下来,换新的。

施工过程中发现墙体有不少地方破损严重,需要找些旧砖把墙面的窟窿补上。换句话讲,老厂房墙上的窟窿,没有原来的那种砖,很难达到修旧如旧。

原有的每块老砖,都是文物。这种砖,叫开滦砖(KMA)。

倒退百余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在唐山创建官督商办的开平煤矿,同时建砖窑烧砖自用。1912年,开平煤矿与滦州煤矿合并,成为大名鼎鼎的开滦煤矿。

当初,唐山生产一种火泥砖。这种砖采用当地优质混合火泥(陶土),用新式西法制砖机、砖窑加工制烧,成品砖有棕红色、金黄色、咖啡色等。它表面有一层釉面,耐高温,耐磨,耐侵蚀,质量极佳。

这种开滦缸砖,常见于楼宇建造、地面铺设等。民国时期,开滦砖曾是中国出口量最多的工业产品之一, “KMA”是开滦矿务总局英文(Kailan Mining Administration)的缩写。

链接

施工项目经理这样说:

挖出砖后需要配色,让它的颜色与原来建筑的墙体颜色一致。先要去除原来砖体上面的标号,把标号里面的脏东西都剔出来,再放到背阴的地方晾干,然后从中选出与墙窟窿周边匹配的砖。

按照以前的工艺,先筛沙子,筛黄沙子,晒完以后的沙子配以前的白水泥,还不能按现在的工艺配,现在的工艺与修旧如旧有些距离。干活儿的师傅中,有几位的父辈耍了一辈子瓦刀,我们就让师傅们回家问问老人,原来的工艺是什么样的,然后开始尝试。经过不断尝试、调整,工艺才与匹配的颜色达到了理想状态。老砖毕竟有限,也不够用,施工人员就把老砖切成两片或三片,当贴片儿了。墙体一共是修补了390多处。

三根老枕木与一个火车头

修复过程中,几位在南山电厂工作过的老师傅,提供了一则信息,在厂房院落一侧,也就是在海港区东港路60号院内一侧,曾经有过一条运送煤炭的小铁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防止铁路受到破坏,电厂工人将其掩埋在废墟里。

这种说法,很快得到了证实。

铁路埋了有三米多深,整个都是表层土。这段铁路长度有323米,最顶头还留有3根老枕木。

早在1901年,这里便建成了秦皇岛最早的港口机车维修厂房,这条铁路便铺设于此。兴建南山电厂时,机修厂房拆除,但这条铁路一直保留,用以运输设备和燃料。

施工人员在恢复小铁路的过程中,还恢复出一个小站台。

铁路和站台,在院落里显得有些孤零零的。

建馆负责人有了新想法:能不能弄个火车头?

一位上级领导听了汇报后,连夜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心里有了底,一句话:买一个!

链接

建馆负责人这样说:

我陪着领导一起四下转了转,陆续也看了几家,也谈了几家。在唐山迁安地域,唐山钢厂所属的一个矿山附近,存放着几台老旧的火车头,一共有六个,我们看中了一台。这个车头是用汽车运输运到秦皇岛的。把车头分了三段,运过来现场组装,用了18天的时间。这个火车头,是唐山机车厂生产的,上游型工矿用小型蒸汽机车,这款机车共计生产了1700多辆,这是第1033号。

一份1925年的手绘厂房原始结构图

南山电厂始建于1927年,出图是1925年,建成于1928年。

这个老厂房的原始图纸在哪儿呢?能找到吗?

建馆的工作人员先后到唐山开滦煤矿的博物馆等处寻觅。他们在博物馆展板上,看见了一些南山电厂的老照片,就托朋友把电子版拷过来了。

这一天,众人到秦电公司档案室,查找资料时,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一个旧箱子。

链接

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在博物馆征集物件中后期的一天,我们来到档案楼,在一个堆满了杂物的仓库内翻到了一个写着“秦皇岛电力局”的铜牌。这就勾起了大家更多的愿望,我们几个人就分段儿翻找。我分的是短一点的货架,上面有很多图纸,下面看到一个木头箱子,一掀动箱子,盖子就掉了,合页都没了,那个盖子是扣在上面的,搬下来一看,还是图纸。

翻到下面,发现里面的纸张跟别的不一样,背面是白的,有内容的那面是蓝底的。打开细看,就是南山电厂外形的图纸,是手绘的建筑图纸和结构蓝图,上面全是外文,我赶紧拿出来,一看有11张。经过调查,确认这些图纸是比利时沙勒罗伊市电气工程作坊设计的,里面包括他们设计的一个效果图,都是手绘的,非常漂亮……

有的宝物在远方,有的则在身边。

在场馆修缮过程中,发现了七盏灯,是192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原装灯伞。如今,一盏列为展品,剩余的6盏灯,高悬于展厅上方。

这七盏灯,亦被尊为镇馆之宝。

宝物的存在,有一个前提,两个字:保护。

当初厂房地面铺的是彩色的地砖,是从比利时进口的,如今还保存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墙裙,是蓝色琉璃瓦的,历经近百年,依然光彩透亮,珍贵无比。

在展厅上空,还架着一部天车,也是1928年比利时生产的。这个天车也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它是与南山电厂同龄的老物件。据老职工回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它还能正常使用。

两张珍贵的老地图

在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有两张地图吸引了来这里参观的观众。

一张是日本人绘制的“支那资源点与运输路径图”,另一张是山西省介休县地图,清末绘制,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标有电力线路的地形图,都是珍贵的原件。

链接

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日本人绘制的这张图,是我国煤矿资源的分布图,是手绘原图,是我们从民间收来的。它清楚地记载着每一个煤矿离出海处的距离。

日本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甚至再早几年,就把中国几乎所有的煤矿资源所在地,以及运输道路,最终到达日本的通道、途径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另一张是山西省介休县地图,是朋友托朋友寻找到的。这张图的收藏者在千里之外,我们想要,人家不愿意给。我给人家打了七八回电话,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图,先放在我们博物馆展览,主人什么时候想要拿走,随时可以拿走。

后来,这张图从千里之外,顺丰保价发了过来。

展陈大纲历经18次修改

2015年底,秦皇岛电力博物馆初具规模。

博物馆最显著的建筑标识,是厂房东侧高大的山墙,酷似澳门圣保罗教堂大三巴牌楼。

博物馆全部占地面积3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10.46 平方米,展陈空间2151平方米。设有历史馆、科普馆及室外展。

博物馆外北侧,为室外设备展区,展示的是一座老旧110千伏老变电站——南李庄变电站的全部室外设备;南侧展区展示原铁路、站台及老火车头。

室内展区以秦皇岛点亮第一盏灯启始,从电厂建设、供电线路建设及机构变迁三个方面,详述了秦皇岛电力百年历史。展品涵盖了清末、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电力设备、地图、图书、票据等1000余件珍贵文物。

布展工作庞杂繁复,时间持续了28天。

此前,《秦皇岛电力博物馆陈列大纲》历经18次修改。

链接

秦电公司办公室负责人这样说:

做博物馆资金很紧,我们请了一家知名的公司帮助设计展厅,他们要的设计费用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接受能力。我和这家公司谈了四次。我告诉他们这个博物馆也是以后他们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最后我们终于以满意的价位签下了装修合同。

我们的整个布展方式,都比较现代,没往墙上和地上打一根钉子,都是用展架的形式,内容随时可以调换。整个布展就是简易式的展柜加展板,没有高大上。

这一天阳光明媚

2016年1月10日,无风,阳光出奇的明媚。

秦皇岛电力博物馆,开馆。

秦电公司管理层全体工作人员,站在大门两侧,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人们满脸喜悦地涌进展厅。

在大厅左侧的巨型环幕前,众人驻足,共同观看《秦电百年》专题片。

百年秦电历史,浓缩于此。

随后,众人跟随讲解员在展板前缓缓前行。

也有人在各展厅中疾步穿梭,是想看看自己捐献的老物件在哪个展柜中。

一位身材瘦高的老人拉住讲解员,走到一幅挂图前:“刚才跟别人聊了几句天儿,这段儿没听全。”

讲解员笑了,然后重新讲解了一遍:“这是一张中国电力分布图的复制件,原件现存于国家电网公司档案馆。它是1948年对外发布的,您可以看到,在它上面标注的一号电厂,就是我们所在的南山电厂。十分巧合的是,1998年我们国家再次对100万千瓦以上机组进行梳理统计时,仍然是将一号电厂的位置锁定在秦皇岛,也就是新建的秦皇岛热电厂。”(文/张文睿 陶蓉 图/史文全)

责任编辑:王春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