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区县要闻

“义务理发师”康艳军:一把剪刀,一段佳话

2018-08-31 15:23: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那女娃手巧。”“何止巧,心眼儿还好。”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高丽铺村理发师康艳军,义务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理发,一坚持已6年有余,村里老人们对她“那女娃”的称赞常常挂在嘴边。

康艳军理发_副本.jpg

嫁到高丽铺村之前,康艳军在镇上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几年的辛苦努力,康艳军练就了过硬的理发技术,小小理发店常常顾客盈门。在随丈夫返回村里定居后,她发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上学,留在村里的一大半儿都是老人。上岁数后腿脚不灵便,却要往返几公里去镇上理发,来回一次花费半天时间。康艳军就琢磨着:“我有这手艺,我给他们理就行了,跑那么远路多费劲啊。”在村里开一间理发店,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义务理发的念头在她心里扎了根。

2012年重阳节,康艳军的想法终于变成现实,在村里的帮助下,她的“爱心理发室”在村部顺利建成,当天就有五六十名老人前来理发。老人们乐得合不拢嘴:“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免费理发,这样的好事哪找去!”

自那天起,她每月初一都会把镇上的理发店关掉,来到村里的“爱心理发室”为老人们义务理发。老人们也逐渐习惯了每月的初一聚在这里理理发、拉拉家常。这一天成了村里老人的“节日”,也成了康艳军每个月最快乐的一天:“虽然耽误一天营业收入,但是能为父老乡亲做点事,心里感觉非常踏实。”

冬天天冷,康艳军拿来家里的“小太阳”为“爱心理发室”取暖,夏天天热,康艳军拿来家里的电风扇为老人们驱暑。康艳军和她的“爱心理发室”成了村里老人们离不开的“娱乐室”。每到初一这一天,即使不理发,老人们也愿意到这里转悠一圈,不然好像“心里缺点啥似的”。

2013年康艳军怀孕了,肚子越来越大,家人都劝她理发的事儿先放放。康艳军却不同意:“说了就得做,不碍事儿的,我能行。”她坚持义务理发直到女儿出生。闺女出生在农历十一月,出了月子就快过年了,康艳军琢磨着:“咋也得给老人们理个发,清清爽爽过年啊。”刚出月子她就腾出半天时间,组织了一次理发。正是最冷的时候,屋里没暖气,康艳军带个小电暖风,足足忙了一下午。刚开始手脚冰凉,忙到最后热得大衣都脱了。

康艳军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前几年公公患肝癌,康艳军悉心照料,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也没能挽留住公公的生命。这几年,丈夫出外打工,婆婆料理家务,康艳军既要照顾小女儿又要奔波于理发店之间,生活紧张而忙碌,但她从没耽误为老人们义务理发,不仅是在“爱心理发室”,对于高龄、患病、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她还要上门服务。

佟久兴老人73岁那年患腿疾,一待就是大半年不能动弹。从那时起,都是康艳军带着工具上门为他理发,每个月一次,算起来不下10来次,每到初一这一天,佟久兴老人都盼着康艳军来,康艳军每次也没有让他失望过。切身的体会,让佟久兴老人深深理解康艳军这种执着坚持的不易,也深深体验到老年人对这种义务服务的期盼。病愈后,佟久兴老人也欣然加入到康艳军“爱心理发室”队伍,当起了一名义务理发员,“艳军这闺女做好事儿呢,咱也搭把手。她给老太太剪发,我给老头理,让她轻松些。”

“这些都是我举手之劳,力所能及的事,能给我们村的老人理理发,我也感到挺欣慰的。”康艳军说,她打算一直把这事坚持下去,一直到拿不动剪刀为止。(杜楠、田立民)

责任编辑:王春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