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区县要闻>>

青龙:脱了贫,还要让好日子节节高

2020-01-13 10:16: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脱了贫,还要让好日子节节高——青龙满族自治县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探访


龙潭村易地搬迁小区。通讯员田立民摄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郭猛 、史晓多 通讯员田立民)昔日偏僻的穷山沟,变成了冰花缀满枝头的美丽画廊;过去无人问津的小山村“长”出了农家乐、乡村公园,变身“世外桃源”;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板栗、苹果、大枣、山楂已经香飘远方……

河北青龙,这个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包袱重,经济指标曾长期处于全省落后位置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脱贫攻坚大潮中咬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成了从“贫困样本”到“脱贫先锋”的精彩蝶变。2018年9月,青龙二十几年的贫困县帽子终于摘掉了!

“2019年底,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已经全部实现脱贫。”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霍春利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将瞄准高质量脱贫不松劲,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危房改造、基本医疗等方面,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1月7日到8日,笔者来到燕山深处的青龙,走农家、访农户,透过一句句感激党的扶贫政策的话语、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奋斗场面,探寻其中的动人故事。

●脱贫故事一: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

暮色中,群山环绕的龙王庙乡圣宗庙村灯火点点。大山脚下,一座座农家院错落有致。走进村民郝克忠的家,室内窗明几净,室外60多只绒山羊低声咩咩。

正值农闲时节,可郝克忠依然闲不下来。他每天运花生秧,粉碎玉米秸秆,为绒山羊准备饲料。脸庞黝黑,身材消瘦,却有着一双遒劲有力的大手,眼前的郝克忠虽然不到50岁,却已是满面沧桑。

2000年,郝克忠迎娶了蒋丽君。蒋丽君17岁那年,一次意外让她失去左手,被定为3级肢体残疾。“他不嫌弃我,交往过程中推心置腹,知冷知热……”蒋丽君回忆,是郝克忠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当时她就下定决心,要和他一起把日子过好。

然而,2013年,郝克忠被确诊为双侧股骨头坏死。为了治病,两口子债台高筑。出院后的郝克忠干不了重活儿,收入没了,两个孩子上学要花钱,看病吃药也得花钱。就在这一年,郝克忠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龙潭村村民宋海在收拾房间。通讯员田立民摄


“不能外出打工,怎么还债?”郝克忠跟蒋丽君说,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干。2014年,郝克忠东挪西凑买来几只绒山羊,点燃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火。

“不懂养殖技术,就买书、上网学,整日‘泡’在羊圈里,摸索羊舍搭建、疫苗接种。”郝克忠说,他和妻子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这几只“宝贝疙瘩”。经过3年多的努力,绒山羊繁衍到上百只。

养殖走上正轨后,郝克忠夫妇又在自家山地种下400多棵苹果树。“去年有的苹果树已经开始挂果,卖了1000多元。”郝克忠说,今年挂果的苹果树会更多,收益会更好。

脱贫干劲儿足,政策也不断助力。“两个孩子现在上学,每人每学期补助625元。”郝克忠说,2016年,家里翻盖新房,政府各部门前后补贴了将近4万元。“要不然,哪能这么快就能住上这么宽敞的房子啊!”

“我虽然没了左手,可有人还双手残疾呢!老郝腿脚不利索,有人还双腿残疾呢!跟那些人比起来,我们还是幸运的,没有理由不自立自强。”蒋丽君信心满满地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记者手记】

“樱桃好吃树难栽,幸福生活等不来。”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无论是现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还是将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归根到底都要靠群众自身努力,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众自己没有内生动力,就算扶贫政策再好,贫困现状也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天雨不润无根之苗。郝克忠夫妇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的故事启示我们,要让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思想,依靠自己的双手摘掉穷帽、斩断穷根,脱贫致富奔小康。

●脱贫故事二:一颗大红枣富了一个家

新年伊始,接连两场瑞雪覆盖了小山村——草碾乡东蚂蚁滩村,缕缕炊烟从农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

虽是寒冬腊月,但村民韩顺依然忙忙碌碌。“每天早上7点多,他就骑上三轮车,到附近的卢龙、迁安等地帮人修剪果树,下午5点多才能回来。一天能挣150元,人家还管一顿饭。”韩顺的妻子杨翠平高兴地说。

说起十几年前两个人刚结婚时的日子,杨翠平说:“那些年,两位老人身体不好,常年看病吃药,欠下5万多元外债。每到年关,即便别人不来催讨,心里也不踏实。”

为早日偿还债务,2007年,韩顺种了300多棵枣树,但不懂技术,不会管理,收效不大,日子一直好不起来。

老韩的困境,直到市档案馆脱贫工作组入驻该村后,才得以改变。

“我们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韩顺的家庭状况,第一时间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为他‘量身打造’致富规划。”市档案馆驻村第一书记郑国凡说,考虑到韩顺早年有种植枣树的基础,工作组就从县里请来专家,手把手教管理技术,并无偿提供市场走俏的优良枣树苗。

郑国凡告诉笔者,老韩刻苦学习枣树嫁接、管理技术,收获颇丰。他嫁接的葫芦枣不但果型奇特、果面光滑,而且口感好,价格最高卖到40元1斤,2016年赶上“小年”,他依然有3万元收入。

“花3万多元修建了冷库,还翻盖了房子。”望着窗外的枣树,杨翠平笑容满面。她说,政府往山上修了12条路,村民开着三轮车,水、肥能运到地头,这些“摇钱树”长得好,东挪西借还债的日子不会再有了!

韩顺只是青龙在脱贫中培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介绍,青龙按照“一县一业”的思路,将林果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全县林果总面积达130万亩,走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脱贫之路。同时,该县按照“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思路,指导各乡镇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设施蔬菜、畜牧、旅游、手工业、光伏7大特色产业,一大批困难群众由此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记者手记】

拔穷根关键靠产业,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没有产业带动,很难实现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维持。在青龙,不少贫困群众像韩顺一样,没有技术,不懂管理,如何让他们找到脱贫产业?当地的做法是,因地制宜,因人论事,将贫困群众从“我要脱贫”升级为“我有本事脱贫”,通过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的基本技能,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增强他们搞产业能力,并以真心的付出、贴心的关怀,唤起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脱贫故事三:易地扶贫搬迁跨越奔小康

笔者走进青龙镇龙潭村,看到村口有一座座食用菌暖棚,村内有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枝头的雪花、山上的冰雕,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上下班”“挣工资”“分红”成为村民口中的热词。

对这样的场景,前几年,龙潭村村民还不敢想象。“全村455户1275人,分散居住在22个沟沟岔岔中,人均不足1亩地,交通闭塞、资源匮乏,让村民看不到致富的希望。”村委会副主任宋海军说。

“搬迁前,我住在离村委会5公里外的山沟里,交通靠走、通信靠吼、取暖靠抖、娱乐没有。”村民宋海说,一大家子人住着40年“高龄”的土坯房,房子夏漏雨、冬透风。儿媳妇不堪其苦,跟儿子离了婚。

让宋海发愁的还有致富问题。因家住偏僻山沟,收获的板栗靠肩扛车推,走很长时间山路,才能拿到镇上卖。放在家中卖不掉、吃不完的板栗只能扔掉。

地理位置偏僻、住房条件差、致富无门……困扰宋海家的诸多难题,被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破解了。

2018年,龙潭村30个贫困户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畴。根据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出3000元,就能住上下两层、总面积125平方米的楼房。当村干部告知宋海这一喜讯时,宋海开始还心存疑虑:“能有这样的好事儿?”

村干部不断做工作,宋海也察看了新村情况。“两层小楼,马路通到门口,门外还有旅游景点,为什么不搬?”2018年5月,宋海搬进新居。

搬迁后,宋海家喜事连连。2018年国庆节,儿子又娶上了媳妇。2019年国庆节前,宋海抱上了孙子。更让宋海高兴的是,他和老伴儿能在村头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上班。“我俩每年有半年时间在食用菌棚内打工,我一天挣100元,她一天挣80元。”

“除去工资外,村里还有光伏、食用菌产业分红,前几天刚去领了一笔钱,一年的分红加起来有3600元。”宋海高兴地说,搬迁也不影响种地,板栗今年还卖了七八千元。

淘宝上买的商品能送到家门口,儿子、儿媳安心在外打工,宋海全家美满幸福。“我今年64岁了,这样的好日子做梦都没想过!”他感慨地说。

【记者手记】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时候,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贫困群众摆脱贫穷的有效途径。青龙按照“搬得出、留得下、能就业、有保障”的要求,在安置贫困群众的区域大力发展致富产业,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让贫困群众告别了“穷窝”,实现了跨越式奔小康。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春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