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要闻>>

特别能奉献的“地质红” 特别能战斗的“海洋蓝”

2020-03-20 18:23:30 来源:秦皇岛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支队伍,作为连续两届全国文明单位,在战“疫”期间,它特别能奉献,“地质红”成为它的底色;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支队伍,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战斗中,为了我们身边的这片海更蓝,它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海洋蓝”成为它的亮色。

疫情下的港城,未入夜就早早地安静下来。店铺早早关门,车马早早入库,万家灯火早早点上。

最真实的亮灯率在每个居民小区上演。然而对于一直歇业的酒店来说,此时已无亮灯率可言,平日里像眼睛一样亮起的窗户,回归本色,隐入黑夜。

有一家酒店却在这一片黑暗中点起了灯,不是一盏、两盏,不是十几盏、几十盏,而是近百盏……灯不是一同亮起,而是亮得分批次、有规律,显得那么节制。但是寒夜中的灯光,总归让人看到了希望和温暖。

只是,这些灯光,温暖了哪些“夜归人”的归途?

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这家酒店叫海秦酒店,距这座城市战“疫”的焦点——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市第三医院不足百米。

“你们守护患者,我们守护你们。”从2月10日起,这里便成为战“疫”一线的“白衣天使”的“温暖港湾”。

没错,“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我说的白是“天使白”。

“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现在最急需守护的‘天使’,就在离我们的酒店不足一百米的地方,他们每天加班到凌晨一两点,24小时不能回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我们地质人能无动于衷?坐视不理?是体现我们地质人‘特别能奉献’精神、体现我们的爱心与社会责任的时候了……”2月10日,在河北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专门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上,队长郭连军的一番话,说出了所有地质人共同的心声——把自己的酒店腾出来,给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用。

当天,地质八队向相关市领导请示,得到肯定;当天,市卫健委考察酒店通过;当晚,医护人员便入住……留给酒店总经理冯晓娜和她的团队的时间只有4小时。

海洋地质中心投放流速仪获得沙滩治理水动力数据、判断污染物流向。

制作210张房卡、准备200套布草、房间清理消毒、水电暖的各项检查……虽然时间紧张,但每个人都一丝不苟,分外珍视这给战“疫”一线医护人员服务的机会。

“酒店定期检查,不会有大问题,就是这些小零件,我得再好好看看,关键时刻,可不能掉链子。”负责设备检查的王永仔细校紧每一颗螺丝。

“床铺最重要,我把枕头和被子理好,希望他们能睡得舒服”。更换布草的付桂红迅速抹平床上的每个褶皱,细心调整枕头的角度、被子的位置。

“非常时期,也只能是方便面了,我们尽量多准备几种口味。”酒店考虑到医护人员工作休息时间不规律,特意为他们准备了矿泉水和方便面,负责准备食品的马淑文尽力在单调中寻找着用心点。

……

又是一个凌晨两点,已经在酒店坚守数日的保安张怀印正在巡逻,一群“白衣战士”陆续从前线归来,远远望见他们疲惫的身影,张怀印急忙跑进控制室,打开酒店走廊的灯,为“白衣战士”照亮归来的路……

眼前的黑不再黑,你说的白又是什么白?我说的白是“奉献白”。

白色,运载五彩缤纷,却消隐自我,是无私奉献的颜色。

KN90口罩1000只、一次性口罩4000只、消毒水20桶、医用防护服100套、一次性手套1000双……2月26日,地质队党委书记杨玉山、副队长徐国新代表全队将购置的防疫物资送到市公安局,捐献给一线战“疫”的民警。特别能奉献的地质人,在战“疫”期间,不光奉献出酒店的近百个房间,全队干部职工还汇聚爱心捐款82320元,部分捐献给秦皇岛市红十字会,部分购置防疫物资捐献给相关单位。

党旗飘扬红胜火

地质八队参加疫情防控的党员志愿者。

“裤子、鞋穿自己最厚的,早晨6至8点,只需半小时就可重温滑雪场上的脚感;一次性口罩最好不要直接戴在面部,内部很快会产生水珠,八个小时的执勤时间很难熬,建议先戴一个棉质口罩,外面再戴一次性口罩;建议戴上手套,登记信息、办理车辆出入证时,接触对象比较复杂……”面对突然袭来的疫情,地质八队机关党支部青年委员王慧聪第一时间报名到地质家园小区参与执勤,志愿服务结束后,她在机关党支部微信群里发送了这样的温馨提示。朴实的话语间,可见站岗执勤的不易,可见对同为志愿者的关切,更可见青年党员的乐观向上、无惧无畏。

“国家有难,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党员我心急如焚。每天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里捧着手机收看各方有关疫情的信息。当看到疫情报告上每天攀升变化的数字,我揪心;当看到医护人员的脸庞被口罩、护目镜勒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我心疼;当看到从墨尔本飞回祖国的航班上空无一人,满载的是澳洲华人运回来的一箱箱疫情急需的物资,我感动得泣不成声……除了一次次感动,一次次流泪,我还能做些什么呢?亲爱的党组织,这是我刚刚发放到卡上的2月份工资,请组织帮我转捐到抗击疫情最需要的地方。虽然不多,但哪怕是买一箱口罩,捧送到奋不顾身战斗在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手上,也了却了我的一个小小的心愿,也让我这位老党员有些许的心安……” 2月11日,地质八队离退休党支部收到了退休老党员王桂芬的5000元爱心捐款和她要表达的心意。同样朴实的话语,传递了一位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尽己所能为党和国家分忧的深情厚谊。

海洋环境中心技术人员在进行样品检测。

与家乡病榻上的老父亲不舍告别,战“疫”打响,他一直冲锋在前,好容易回到家想抱抱女儿幸福一下,却因身上浓浓的消毒水味儿被“嫌弃”,机关党支部书记、党办室主任崔明的办公室除了一叠叠厚厚的文件,最醒目的就是一箱箱的方便面,同事们总是看到他简单吃口方便面了事,“泡面主任”的绰号不胫而走;“早出不见日东方,晚归常伴月西窗”,在“老安全”安全科科长杨国卿的调度下,安全不再是一幅幅静止的宣传海报,不再是静悄悄立在楼梯间的消火栓, 安全成为一个动词,成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成为全队职工疫情防控的合理安全布控与排查;地质勘查党支部书记张金江和党办室干事张晨,父女党员同战“疫”,成为地质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真实写照……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战“疫”期间,地质八队的党员们迅速行动、冲锋在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赤胆忠心红似火,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映照出共产党员在疫情决战前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

春来只为海更蓝

“七九河开”,秦皇岛市区域内一条条河流渐渐融化的春潮声,唤醒了地质八队海洋环境中心设在潮河、石河、戴河、洋河等11个主要入海河口的监测站。

“秦皇岛市入海河流一共有19条,目前在11条主要河流的河口建立了监测站,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陆源入海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今年,我们力争实现全部入海河口在线监测全覆盖,目的就是通过对陆地进入大海污染物的分析,降低陆地上的污染物入河、入海量,让我们的水更清、海更蓝。”海洋环境中心主任刘会欣介绍说。

监测站春的涌动,带动着环境中心负责人工采样、化验的实验室也忙碌起来。而春的先声——由海洋环境中心副主任王刚负责的“海岸线集约节约利用与管控措施研究”项目,从大年正月初三便开始继续推进。项目结合秦皇岛市海岸线管理实践,分严格保护、限制开发和优化利用三类,具体提出海岸线的集约节约利用措施,将指导未来秦皇岛市海洋领域科学布局,促进海洋的智慧化、生态化、健康化发展。

海洋地质中心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实时动态地形测量。

地上的怎么和海里的扯到了一起?大的生态环境下,上面的工作画面应该给我们启示,跨界融合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说起地质,很多人对它的印象恐怕还停留在土里刨金、四处找矿的“老框框”里,其实作为一支创建于1964年的老牌地质队,这支队伍在1984年由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迁入秦皇岛市时,名字里便加上了“水文”两个字(当时叫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2014年,“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的牌子又加挂到这支队伍身上。目前,这支隶属于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队伍,主要从事矿产勘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海洋地质、工程地质等多领域地质工作。

在海洋地质方面,这支队伍主要负责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地质调查和海岸带的生态修复。2月14日至15日,据国家海洋预报台预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渤海湾将出现50到120厘米的风暴增水。海洋地质中心主任刘建涛与其他5名相关技术人员分为两组,迎着风暴与降雪,一组由山海关至北戴河中海滩,另一组由北戴河直至昌黎县,对整个秦皇岛海岸线进行了巡滩。“风暴潮会对海岸线造成一定的破坏,我们通过巡滩,采集记录相关数据,为的是今后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刘建涛告诉记者。

3月9日,在位于北戴河的我国第一座原位养滩监测站,记者见到,工作人员正在这里24小时轮流值守。“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准备今年北戴河重点海域的赤潮应急处置工作,在这方面,我们有利用改良后的黏土吸附死亡后漂浮藻体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刘建涛说。

据地质八队队长郭连军介绍,近年来,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在海洋地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参与实施了秦皇岛市及邻近海域环境综合整治的众多重大项目,整治修复岸线约23.4公里,恢复沙滩面积达到72.6公顷。

春潮已经开始涌动,有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护卫我们的“海洋蓝”,我们有理由相信:春天不会远,夏天海更美!(记者卢纪锋 通讯员张晨 、杨语嫣 、孟令彬)


来源:秦皇岛日报
责任编辑:王春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