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要闻

秦皇岛北戴河区蒲兰村秸秆变肥料 种出绿色稻

2022-10-19 15:35:01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今年雨水充沛,稻粒饱满,再过半个月这一片也收割了。”几天前,秦皇岛北戴河区牛头崖镇蒲兰村东头的稻田地,一片金灿灿,村党支部书记吴江涛站在田埂上,望向翻滚的金色稻田,沉浸在丰收在望的喜悦中。

吴江涛告诉记者,“这100多亩稻子是晚熟品种,早熟的50多亩在9月底已经收割,存放在仓库里,等着全部收割完,一起磨米。”

蒲兰村的这片水稻有个别致的名字:秸秆水稻。它有别于传统种植方式,是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将秸秆粉碎,铺在土地上,撒上生物菌剂,进行深翻,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变成有机肥,再撒上优良的种子,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育出的稻米绿色、优质。

吴江涛第一次听说这项技术就心动了:这是秸秆还田,如果大面积实施,村民们再也不用为无处安放的秸秆发愁了。

“你看,埋了3年秸秆,稻田地的土都变黑了,再过两年,就和东北的黑土地一样,肥着呢,种啥啥长。”吴江涛拨开一束稻子,泥泞的黑土露了出来。这两年,大量的秸秆、落叶、海藻被运进村来,这些“没用的东西”成了蒲兰村庄稼最好的养料。

两年前,吴江涛第一次尝试,只租了3亩地做试验田。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坚定了他种植秸秆水稻的信心。“通过多年的耕作体验,用秸秆做肥料的地块抵抗自然风险能力比较强,产量不错,经过检测,稻米几乎没有残留农药,还富含硒。甘肃杨子惠众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当即下订单全包了,一粒米也没剩下。”吴江涛说。

没用的秸秆变成宝,秸秆水稻又这么受欢迎,村民们眼馋了。很快,蒲兰湖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30多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进来,稻田地也增加到200来亩。今年的稻米又被甘肃杨子惠众农业种植有限公司预订了。目前,蒲兰村的秸秆水稻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蒲兰湖”。

“明年,还有新农户准备入社,预计种植面积达到五六百亩。”吴江涛信心十足,“我们已经开始在全村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了,把蒲兰村的土地都变肥变壮,让它栽啥都能长,种啥都高产。”吴江涛根据今年水稻长势情况分析,预计明年蒲兰村的每亩稻田地能吸收2500公斤秸秆、4000公斤绿化垃圾和1500公斤的海洋垃圾。

“技术助农、生态发展”,是近年来北戴河区一直倡导的理念。下一步,北戴河区准备在全区推广蒲兰村经验。(全媒体中心 记者赵力楠)

责任编辑:王春红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